开普勒望远镜成像原理解析及其与其他望远镜的独特差异

  在浩瀚的宇宙中,想要观测到各个行星,去发现新的行星用我们人类的肉眼去观察是不可能的,但是,开普勒望远镜就帮了我们大忙,在已经观测到的太阳系中,百分之七十的行星都是开普勒望远镜为我们人类发现的。对于开普勒望远镜你知道他和普通的望远镜有什么区别吗?

开普勒望远镜成像原理解析及其与其他望远镜的独特差异

  开普勒式原理由两个凸透镜构成。由于两者之间有一个实像,可方便的安装分划板(安装在目镜焦平面处),并且性能优良,所以目前军用望远镜,小型天文望远镜等专业级的望远镜都采用此种结构。但这种结构成像是倒立的,所以要在中间增加正像系统。

  细化的话,正像系统分为两类:棱镜正像系统和透镜正像系统。我们常见的前宽后窄的典型双筒望远镜既采用了双直角棱镜正像系统。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在正像的同时将光轴两次折叠,从而大大减小了望远镜的体积和重量。透镜正像系统采用一组复杂的透镜来将像倒转,成本较高,但俄罗斯20×50三节伸缩古典型单筒望远镜既采用设计精良的透镜正像系统。

  开普勒式望远镜看到的是虚像, 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开普勒式望远镜,是折射式望远镜的一种。物镜组也为凸透镜形式,但目镜组是凸透镜形式。这种望远镜成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但视场可以设计的较大,最早由德国科学家开普勒(Johannes Kepler)于1611年发明。

  为了成正立的像,采用这种设计的某些折射式望远镜,特别是多数双筒望远镜在光路中增加了转像稜镜系统。此外,几乎所有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为开普勒式。

  用伽利略望远镜来对比的话: 物镜是会聚透镜而目镜是发散透镜的望远镜。光线经过物镜折射所成的实像在目镜的后方(靠近人目的后方)焦点上,这像对目镜是一个虚像,因此经它折射后成一放大的正立虚像。伽利略望远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的比值。其优点是镜筒短而能成正像,但它的视野比较小。
  但是切记,不要通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以免高温灼伤眼睛!

开普勒望远镜成像原理解析及其与其他望远镜的独特差异

  最简单的情况下,开普勒望远镜有两个正透镜构成,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其比值为视觉放大率,而伽利略望远镜是由一个正透镜作为物镜和一个负透镜作为目镜,由于不能放分划板等原因,一般只用作玩具望远镜。

  如果有人问你,开普勒望远镜成什么像,你可以告诉他成倒像的是开普勒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则两个凸透镜的焦点重合,前面的凸透镜焦点长,在后面的焦距短的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前成倒立缩小的物体的事像,再由后面的凸透镜将这个实像放大成虚像,数已成倒立像。成正立的像的望远镜是伽利略望远镜,是由一个凸透与一个凹透镜组成的。

伽利略望远镜早于开普勒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的最大放大被率小于伽利略式的.但是由于可以成正立的虚象所以长被用于地表观测(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望远镜).伽利略式的由于有较大的放大被率,但是成倒立实象所以常被用于天文观测(因为满眼都是星星,哪边是上都可以)。

  那么对于开普勒望远镜,你了解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