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食鸡肋背后的历史故事及歇后语典故探源

鸡肋的典故还是来源于三国时期的曹操,曹操在率军攻打蜀军时,因为前面有马超的人马挡住,前进不得,想要收兵,又怕被蜀兵耻笑。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时,部将夏侯惇进来请示:“今晚的口令是什么?”曹操看见刚才厨师送来的鸡汤里有鸡肋,便随口回答:“鸡肋!”这一事件就因此典故,曹操吃鸡肋的历史故事就是这样来的,鸡肋的典故跟谁有关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意思为丢了舍不得,拿着又没有什么味,指某些方面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曹操食鸡肋背后的历史故事及歇后语典故探源

曹操吃鸡肋

曹操吃鸡肋的故事据《三国演义》描述,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率军攻打蜀军。部队驻扎在斜谷界上,因为前面有马超的人马挡住,前进不得,想要收兵,又怕被蜀兵耻笑。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时,部将夏侯惇进来请示:“今晚的口令是什么?”曹操看见刚才厨师送来的鸡汤里有鸡肋,便随口回答:“鸡肋!”

行军主薄杨修,听到“鸡肋”的口令,就叫士兵赶快收拾行装,准备回去。夏侯惇问他:“为何要收拾行装?”杨修答:“听到今晚的口令,便知道快要退兵回去。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我们进不能胜,退又怕人讥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所以,我先把行装收拾好,免得临时慌乱。”这便是曹操吃鸡肋的历史典故。

曹操食鸡肋背后的历史故事及歇后语典故探源

曹操吃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