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董卓之乱的始末及其深远影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作为《三国演义》的五部分之一的董卓之乱到底讲的是什么事,董卓之乱对后世有着怎样的影响呢,下面小编给你讲解一下吧!

《三国演义》中董卓之乱的始末及其深远影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三国演义》黄巾之乱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董卓之乱

  董卓之乱又称董贼之乱、董卓乱政,东汉中平六年(189年),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献帝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人口西迁长安。

  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到初平三年(192年)被王允、吕布所杀,董卓之乱历时3年。董卓之乱时间虽短,社会却经历了深刻的影响,三国群雄在此期间先后登场,作为三国乱世的开端。

  董卓之乱背景

  经历了黄巾之乱,汉室威信受挫,董卓率领的军队多是籍隶关西的汉族和羌胡人,关西各族人民屡遭战乱,习性尚武,妇女亦多能挟弓而斗,因此关西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董卓看到汉政府腐朽无能,逐渐骄傲放纵,不服从上级指挥。汉王朝也已看到董卓跋扈难制,曾试图解除他的兵柄,调他回朝为少府。他以所部羌胡不让他离开为借口,上书拒命,汉朝也无可奈何。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死,汉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辅政。何进与贵族官僚袁绍合谋诛杀宦官,不顾朝臣反对私召凉州军阀董卓率凉州军入京。后因谋泄,何进被宦官张让等所杀。袁绍带兵入宫,杀尽宦官,控制朝廷。

《三国演义》中董卓之乱的始末及其深远影响

  董卓之乱过程

  废帝虐民:董卓是凉州人,无缘同族,借废立以增加自己的威权。于是他废黜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并自任太尉领前将军事,更封为郿侯。随后鸩杀了何太后,成为汉室实际控制人,担任相国。他在洛阳实行恐怖统治,纵容士兵奸淫掳掠,连皇族、公主、宫人也不能幸免,以致人心恐慌,内外官僚朝不保夕。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也激起各地群雄的痛恨。

  迁都长安:董卓认为关东联军声势浩大,打算把京都由洛阳迁到长安进行躲避。大臣们都不愿意,但没有敢说。京兆尹盖勋与皇甫嵩长史梁衍劝皇甫嵩起兵讨卓,皇甫嵩因兵力不足,不肯听从,还是应征回朝了。皇甫嵩回朝以后,洛阳以西再无能够反抗董卓的人。

  罪孽难逃:董卓残忍嗜杀的习性,至此也充分暴露出来,大臣讲话稍不合意,即遭诛戮。被俘虏的关东士兵和被捕获的关西人民更遭到惨不忍睹的拆磨与屠戮。因之众叛亲离,人心惶惶。

  董卓之乱影响

  董卓之乱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加速和促进了东汉政权的灭亡,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经过这场动乱,关中地区二三年“无复人迹”,社会生产遭到严重摧残。此后,东汉政权日趋衰败、最终倾覆。

  董卓之乱评价

  曹操《薤露》: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蔡文姬在《悲愤诗》的前半段揭露董卓之乱给人民造成的无限痛苦,诗曰: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董卓之乱后续

  初平三年(192年)六月,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率兵攻入长安,赶走吕布,杀死王允,大肆报复,吏民死者万余人。随后李傕劫持献帝,郭汜扣留公卿大臣。最后献帝被迫逃出长安,流离失所,最终投靠曹操,汉室名存实亡。

  董卓死后,中原大乱,军阀混战之中,青州黄巾又起,曹操前往讨伐,编制青州兵,势力再次扩大。因曹操父曹嵩死于徐州,为报父仇,曹操借机征讨徐州,并下令屠城。徐州太守陶谦向北海孔融求救,孔融在平原找到刘备。刘备去公孙瓒处借了兵马,前往徐州助阵。

  另一方面,董卓旧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人攻下长安,赶走吕布,逼死王允,再次挟天子。随后,马腾、韩遂联军勤王,马腾之子马超作战英勇,屡挫李郭军。但因为粮草供应困难,最终兵败退回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