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的含义及其缘由:为何选择泰山?

  泰山是五岳之首,古代对于赞颂泰山的诗歌辞藻不计其数。但是泰山也是古代帝王封禅的最佳圣地,到底什么是封禅呢,封禅又有什么特殊含义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泰山封禅的含义及其缘由:为何选择泰山?

  五岳之首的泰山,在山东省泰安市,长约200千米,主峰玉皇顶,高1524米。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势。山上有南天门、斗母宫、经石峪、黑龙潭、日观峰等古迹。古代帝王“泰山封禅”是最盛大、但也争议最多的一项典礼,但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几位,其他一些帝王只是祭祀。

  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是在岱庙。岱庙始建于汉代,坛庙建筑是汉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都充分体现了汉族作为农业民族文化的特点。坛庙建筑的布局与构建原构与宫殿建筑一致,只是建筑体制略有简化,色彩上也不能多用金黄色,是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标志性建筑。

  除武则天在中岳嵩山封禅之外,历代有资格封禅的皇帝都亲临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在客观上为泰山带来了宝贵的历史文化积淀,使泰山享有“五岳之首”的千年美誉。按照《史记正义》中[噢耶]的解释:封禅是统治者祭奠天地、礼拜山神的仪式。

泰山封禅的含义及其缘由:为何选择泰山?

  泰山之所以被奉为五岳之尊,在五岳中名声最著,其原因固然离不开它雄奇高大的景观形象、庄严崇高的象征意义,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泰山历来是帝王们的朝拜之山。

  泰山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们向往的东方乐土,而封禅泰山更是因为特殊的政治意义而成为历史上每一个皇帝都渴望的荣耀,但由于其严苛的条件限制,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这样的机会,只有“受命于天”的皇帝,为了答谢天帝的“受命”之恩,才能在泰山顶上积土为坛,增泰山之高以祭天,表示功归于天;然后,再到泰山之前近地祗的梁父、社首、云云等小山丘设坛祭地,表示厚上加厚,福广恩厚以报地。

  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 正义 》解释:“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帝位登基昭告天下。也就是说天子么,这个帝位是上天赐予的,为了说明其合法性,进行封禅大典。泰山为五岳之首,故选择于此。彰显帝王九五至尊身份的不可改变和不可逾越。

  封禅和朝拜泰山,载入史册的是从秦始皇开始,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等帝王,都曾到泰山登封告祭、刻石记功。其中汉武帝七次东巡登封。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封禅泰山的皇帝是宋真宗。元明以后改为祭祀。清乾隆十一次朝拜泰山,六次登岱顶。

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其统治,而泰山又因封禅告祭被抬到与天相齐的神圣高度。一座自然山岳,受到文明大国的历代最高统治者亲临封禅祭祀,并延续数千年之久,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精神文化现象。

泰山封禅的含义及其缘由:为何选择泰山?

  现在的封禅以演出的方式向世人呈现在眼前

  演出包括序幕、金戈铁马——秦、儒风雅乐——汉、盛唐气象——唐、艺术王朝——宋、康乾盛世——清、尾声七个篇章,总时长约80分钟。以隆重、庄严、大气、富丽堂皇和艺术情怀作为演出内容的基调。充分展现了泰山“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永恒主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统一、繁荣、和谐、开放及各民族大团结的最高精神境界。